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交通领域呈现货运需求稳步提升、跨区域流动持续活跃、港口枢纽效能增强等特征。国家政策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减,与绿色低碳转型目标形成协同效应,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交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7月,我国营业性货运量达49.7亿吨,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前七个月累计完成330亿吨货运量,同比增幅稳定在3.8%。这一增长态势与近年来交通网络优化、物流效率提升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尤其在能源及原材料运输领域表现突出。
二、港口吞吐量领跑行业:统计数据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持续释放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5.4亿吨,同比增长6.9%,创近年同期新高;集装箱吞吐量2996万标箱,增速达2.7%。前七个月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4.4%)及集装箱2亿标箱(+6.2%)。数据表明沿海枢纽港的智能化改造与航线网络扩展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跨区域流动量稳步攀升:交通客运市场展现多样化需求特征7月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57.1亿人次,同比增长2.2%,增速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分运输方式看,铁路(+6.6%)、水运(+2.1%)及民航(+3.9%)表现尤为亮眼,公路客运量同步增长1.8%。前七个月累计流动量达394.6亿人次,同比增长3.9%,显示交通网络对人口流动的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反映了节假日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影响。
四、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政策环境助力基础设施扩容7月单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061亿元,前七个月累计投资额达1.95万亿元,延续了"十四五"规划中交通领域重点项目的高强度推进态势。此类投入不仅服务于当前运输需求,更通过智慧交通、绿色航道等项目布局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前七月的交通统计数据表明,货运物流与人员流动持续增长验证了经济回升动能,港口吞吐量增速则凸显对外贸易活力。在政策引导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位运行,既支撑着当前运输服务需求,也为行业转型升级储备能力。未来需进一步结合区域发展战略与绿色低碳目标,推动交通网络向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注:时间表述已按2025年8月27日调整)
更多交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交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