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延续了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货运市场稳步增长、跨区域人员流动活跃、港口吞吐量提速显著,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尽管汛期灾害对部分交通基础设施造成冲击,但通过预警机制与应急响应的强化,行业正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安全与效率协同发展。
一、货运市场持续回暖,多式联运协同发力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交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7月,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9.7亿吨,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分运输方式看:
1—7月累计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30亿吨,同比增长3.8%,显示行业整体韧性持续增强。
二、港口吞吐量提速,内贸外贸双轮驱动2025年7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4亿吨,同比增速提升至6.9%(较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细分结构中:
同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996万标箱,同比增长2.7%。1—7月累计数据进一步印证市场活力:
三、跨区域人员流动活跃,多领域需求稳步释放7月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57.1亿人次,同比增长2.2%,增速回升0.7个百分点。各运输方式表现如下:
1—7月累计跨区域流动总量达394.6亿人次,同比增3.9%,反映居民出行与经济活动的持续复苏。
四、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重点领域精准发力2025年7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3061亿元,分领域数据如下:
1—7月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5万亿元,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防汛救灾应对严峻挑战,基础设施损毁超百亿入汛以来,华北、华东等地强降雨导致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截至当前:
交通运输部门启动预警“叫应”机制,通过强化与气象部门联动,已开展防汛调度响应38次,全力保障灾后重建与运输网络畅通。
六、安全生产监管升级,新办法强化责任落实针对近期重大事故暴露的问题(如西成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垮塌事件),交通运输部修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和挂牌督办办法》,明确对省级管理部门及中央企业实施从严管理:
2025年我国交通行业在货运效率提升、港口动能增强及投资高位运行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尽管汛期灾害对基础设施造成压力,但通过科学预警与精准施策,行业正逐步化解风险并巩固安全底线。未来需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以保障运输网络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交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交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