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正加速构建以绿电交易、碳市场协同为核心的能源产业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球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首次突破50%,发电量占比超40%;中国绿电交易规模同比增长显著,跨区域电力输送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能源系统转型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机制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绿电与绿证交易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2025年数据显示,跨区域绿色电力交易已覆盖广西至上海、蒙西至广东等关键输电通道,实现新能源电力远距离高效配置。专家指出,未来需进一步拓展交易时间维度(如中长期合约)和空间范围(如跨国互联),优化绿电供需匹配机制,并在企业ESG评价、产品碳足迹核算等领域强化绿证应用场景,推动绿色电力消费占比提升至新高度。
二、能源政策创新与产业布局深度耦合:从补贴到市场的关键转折"十四五"时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此前依赖财政补贴的模式已全面转向市场机制主导,绿电绿证市场成为衔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纽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力消费增速首次超过能源总消费增速与GDP增速,电气化率突破20%,凸显能源消费向电力终端加速转移的趋势。这一背景下,政策需聚焦三大方向:完善辅助服务与容量补偿机制以保障火电转型收益、畅通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价格传导链条、通过绿证制度强化可再生能源比较优势。
三、能源系统数智化升级推动广域配置:全球电网格局重构2024年全球电网线路总长度突破8000万公里,跨国互联项目加速落地。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电力系统运行,支撑"安全韧性、低碳高效、广域配置"的新型电力体系构建。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领跑,2025年规划新增跨省区输电通道容量超1亿千瓦,为西北风光基地与东中部负荷中心搭建能源传输动脉。与此同时,虚拟电厂、储能技术等创新模式正在重塑分布式能源参与市场的规则框架。
四、能源转型多维融合:安全、绿色与经济的平衡之道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统筹"安全底线""低碳目标"和"用能成本"三大核心诉求。在科技创新层面,氢能储运、碳捕集等技术突破将为传统能源提供转型路径;产业协同方面,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与电网互动(V2G)可提升系统灵活性;国际合作则聚焦跨国电力市场规则衔接与清洁能源装备标准统一。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电力生产清洁化进程中,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年均增速分别达18%和15%,成为推动转型的核心动能。
构建能源转型的中国范式
2025年的政策实践表明,我国已形成"绿电市场-碳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协同推进的机制框架。通过强化跨区域电力配置能力、完善市场化价格传导体系、拓展绿色价值认证场景等举措,能源产业布局正从单一要素优化转向系统性变革。未来需持续深化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的技术创新,同时在政策设计中平衡不同主体利益诉求,最终实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与经济可行的"三重目标"协同发展。
更多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