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系统规划未来两年电力装备领域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方案明确以传统电力装备提质增效、新能源产业扩容升级为核心,提出量化指标并配套八项具体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政策动能。
一、电力装备营收增速目标:传统与新能源并进,行业发展稳中提质(趋势及行业资讯)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装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方案》设定2025—2026年主要经济指标: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同时强调供给保障能力提升——发电装备产量维持合理区间,新能源装备出口量需实现增长。区域与企业层面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达7%,龙头企业目标为10%。标志性装备的攻关突破与应用推广将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二、电力装备制造升级路径:“锻长板”“补短板”的双轮驱动(趋势及行业资讯)方案明确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供给质量。“锻长板”聚焦风电等优势领域,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强化安全可靠性与经济可行性;“补短板”依托国家科技专项,统筹推进关键零部件突破,支持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核心产品创新。例如,将加速推进高效率能量转化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三、国内市场需求扩容:依托重大工程推动电力装备应用(趋势及行业资讯)通过陆上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海上风电规范开发、煤电“三改联动”等举措扩大内需规模。具体包括:核准沿海核电项目、推进抽水蓄能与水电建设,以及优化电网互济工程设计。同时提出智能微电网建设和储能应用普及目标,以提升清洁能源的接入能力与系统稳定性。
四、国际市场拓展:绿色合作与供应链协同(趋势及行业资讯)方案鼓励企业参与全球能源转型,深化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并支持金融机构与电力装备企业组团出海。强调强化海外供应链融入,通过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
五、政策保障体系:标准引领与财税支持(趋势及行业资讯)为加速技术转化,《方案》提出完善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并推动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标准化方面将升级变压器、电机等技术标准,同时制定回收利用和再制造标准以促进循环经济。财税层面明确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投向电力设备更新领域。
六、绿色智能转型:数字化与能效提升双轨并行(趋势及行业资讯)要求电力装备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结合算力中心建设需求提升配电智能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开展“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提高电动机等设备的能效标准,并推动退役叶片、光伏组件再利用。
政策驱动下的行业跃迁
《方案》通过量化目标与系统性举措,勾勒出2025-2026年电力装备行业的核心发展路径。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能源赛道扩展,从国内市场扩容到国际布局深化,政策聚焦“技术攻坚、需求牵引、标准引领”三大支柱,为行业稳定增长提供强力支撑。未来两年内,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紧抓政策窗口期,在绿色化、智能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质效双升。
更多电力装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装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