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正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人工智能相关硬件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6%,其中服务型机器人细分领域增速尤为显著。在此背景下,国内科技企业加速布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赛道,盛视科技近日宣布的战略举措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9月12日,深圳上市公司盛视科技公告显示,将投入自有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盛巧机器人有限公司。新公司将承担法国子公司的生产职能与部分研发任务,标志着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和创新研发机制,该企业旨在提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强化在智慧口岸、智能交通等核心业务场景中的技术优势。
天眼查数据显示,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科技企业已形成覆盖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大数据的完整技术矩阵,并在全球设立13家子公司,包括欧洲、中东等地分支机构。其2024年营业收入达12.22亿元,尽管同比微降22.31%,但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至8.6%(按2023年报数据推算),为机器人技术迭代奠定基础。
二、人形机器人市场增长与挑战并存(行业资讯及机器人统计数据)从最新财务指标看,盛视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13.29%;归母净利润2,408万元,同比降幅扩大至72.29%,反映出当前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应用的爬坡阶段。行业统计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虽预计在2025年达到65亿美元,但关键部件如传感器、控制器等仍面临供应链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的30.38%升至2025Q2的33.17%,侧面印证了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的双重压力。盛视科技通过设立专业化子公司集中资源,有望提升技术转化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分摊风险。
三、智慧社会建设催生机器人新需求(行业资讯及机器人统计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盛视科技依托其智能产品和"AI+行业"解决方案优势,正将机器人技术向更多垂直领域渗透。例如,在口岸管理场景中部署的智能巡逻机器人已实现关键指标:2024年相关项目交付量同比增长35%,故障率下降至0.8%以下。
根据企业战略布局规划,新成立的深圳盛巧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算法开发与量产能力提升,预计未来三年内形成年产万台级生产能力。这将有效应对当前行业痛点——国际头部企业产品交付周期普遍超过12个月,而国内厂商平均交货期缩短至6-8个月的空间争夺战。
四、多维度风险管控下的战略选择(行业资讯及机器人统计数据)尽管面临业绩波动压力,盛视科技仍坚持技术投入:其研发人员占比达37%(按员工总数1,123人估算),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天眼风险数据显示,企业当前存在75条直接关联风险提示,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供应链合规领域。通过设立专业化子公司进行业务隔离,可有效降低核心机器人技术研发的潜在风险。
财务结构方面,资产负债率虽呈温和上升趋势,但流动比率保持在1.8以上安全区间,显示企业具备较强偿债能力。这为持续加码机器人赛道提供了资金保障,符合工信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关于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的要求。
战略前瞻与市场启示
盛视科技的此次布局不仅体现了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更折射出智能制造领域资源整合的新方向。在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级的关键节点上,企业通过垂直整合研发生产体系、强化供应链管理,正在重塑自身竞争壁垒。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成本曲线下降,未来三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转折期,而盛视科技凭借先发优势,有望在智慧口岸、工业巡检等场景中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更多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