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2025年全球铂金属需求量预计达到245吨,核废料玻璃固化领域对铂金属分散控制技术的关注度持续升温。高放废液中所含的铂金属在高温硼硅酸盐熔体中的析出形态,直接影响玻璃固化体的流动性和电极寿命。以下内容基于实验数据,系统梳理Ru/Pd比值、熔融时间与温度对铂金属物相及形貌的量化影响,为行业优化金属分散与熔炉运行提供参考。
《2025-2030年中国铂金属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在1200 °C、30 min条件下,当m(RuO₂)∶m(PdO)从4∶1降至1∶1,XRD显示RuO₂主峰强度由2400 cps衰减至1200 cps,而铂金属Pd⁰峰强度自350 cps线性升至1850 cps。数据表明,富Pd配方显著促进铂金属以单质形式析出,Ru则保持RuO₂相,为后续金属分散控制提供定量边界。
二、铂金属Pd球直径:随Ru/Pd比下降由0.9 μm增至1.6 μmSEM统计结果显示,当Ru/Pd比从4∶1降至1∶1,玻璃中铂金属Pd球平均直径由0.9 μm增至1.6 μm,增幅达78%。在Ru1Pd1配方中还观察到“RuO₂包覆Pd”的核壳结构,壳层厚度约200 nm,说明低配Ru/Pd比不仅增大铂金属颗粒,还促成复合结构,增加颗粒沉降风险。
三、铂金属熔融时间:5 min内PdO转化率已达100%在1200 °C下,Ru2Pd1配方仅需5 min即可使PdO完全还原为Pd单质,XRD峰强此后保持不变。延长熔融时间至80 min,铂金属Pd球继续熟化,直径由<1 μm增至2 μm以上,并出现不规则形貌;同时,RuO₂在Pd表面二次析出,形成包覆结构,30 min后团聚体尺寸显著增大。
四、铂金属熔融温度:1000 °C为PdO完全分解临界点铂金属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当温度由800 °C升至1000 °C,Ru2Pd1样品中PdO衍射峰消失,铂金属Pd单质峰强度同步增强;继续升温至1200 °C,RuO₂峰强继续增加,而Pd单质峰强保持恒定。SEM显示,Pd颗粒尺寸维持在1 μm左右,RuO₂颗粒则由疏松聚集体转变为轮廓清晰的结晶状结构,表明温度升高主要促进铂金属RuO₂相的熟化。
五、铂金属形貌控制:RuO₂包覆Pd结构在≥30 min形成EDS面扫证实,熔融时间≥30 min后,亮白色Pd核外出现灰白色RuO₂富集环,形成“RuO₂壳-Pd核”铂金属复合颗粒。该结构在Ru1Pd1配方中最为明显,随时间延长壳层增厚,颗粒间聚集趋势增强,预示熔炉底部沉积风险升高。
总结2025年铂金属在核废玻璃固化中的管控重心是“低Ru/Pd比、长时间、高温”三重因素叠加下的颗粒熟化与沉积风险。实验数据给出量化边界:Ru/Pd比≤1时Pd单质峰强度提升5倍,Pd球直径最大1.6 μm;熔融时间≥30 min即形成RuO₂包覆结构;温度≥1000 °C时PdO完全分解。依据上述参数调整进料配比与熔炉停留时间,可有效抑制铂金属团聚,降低熔炉堵塞概率,提升玻璃固化体质量与运行连续性。
更多铂金属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铂金属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