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4年底,中国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压舱石”作用显著。数据显示,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则由26.6万亿元增至33.6万亿元,增量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30%。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工业产品方面,中国在全球504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90%的产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完整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巩固。
作为制造业主体的传统产业(占全行业80%以上产值和就业),通过技术升级持续焕新活力。“十四五”期间,中国推动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试点,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全球占比超50%,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国际先进水平,绿色电解铝年产量突破千万吨。这些举措使传统制造业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能效与数字化水平。
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技术创新催生多元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光伏组件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75%以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居世界首位。同时,柔性定制、共享制造、智能安防等新业态加速涌现,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智能化方向延伸。
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深化,六大重点领域攻关引领技术革命”在前沿领域,中国系统规划了未来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空间与健康六大方向,并通过“揭榜挂帅”机制部署超100项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截至2024年,已建成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标志性成果包括:超导量子计算机和光量子计算机完成量子优越性验证;激光制造技术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人形机器人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化生产;生物制造技术在医药、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
五、“中小企业活力持续释放,专精特新企业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截至2024年底,中国登记在册中小企业超6000万家,年均新增逾400万户,贡献了1.28亿就业岗位和显著的经济增量。通过梯度培育政策,全国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这些企业在研发上平均投入强度超7%,每家拥有发明专利约22项,逾2000家在A股上市。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金额突破690亿元,支持近5万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中国制造业正站在新起点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通过规模扩张、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全球第一的制造体量到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再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持续释放,这一进程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随着智能化改造深化和未来产业布局落地,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更强劲地驱动经济增长,推动中国向“制造强国”目标加速迈进。
更多制造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造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