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羊奶不仅是传统饮食的瑰宝,更是现代营养科学的产物。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升级,其从“替代品”向“必需品”的转型正在加速,以下是2025年羊奶行业现状分析。
《2025-2030年中国羊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近几年,中国羊奶产业呈现“总量增长、区域分化”特征。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山羊期末存栏量为72.08万只,同比下降4.5%。新国标实施后,羊乳固体含量要求提升至≥70%,推动规模化养殖。陕西富平县通过“奶山羊产业研究院”攻克养殖技术难题,2025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超30%。
二、区域产量格局:陕西领跑,全国形成三大产业带 1.陕西:绝对主导地位陕西羊奶产量占全国40%以上,2025年富平县集群产值将达3.3亿元(上半年),获评“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挂牌成立“奶山羊产业研究院”,攻克A2β-酪蛋白奶源培育、绵羊奶乳铁蛋白提取等关键技术,推动单位产量营养价值提升。
2.其他产区:特色化发展山东和河北依托传统畜牧基础,发展中小规模家庭牧场,产量稳定但增速低于陕西。云南和四川利用高原气候优势,布局有机羊奶赛道。例如,高美倍有机配方羊乳通过欧盟认证,2025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
中国人均羊奶消费量仅1公斤/年,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1/5,潜在增长空间巨大。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需产量同步增长50%以上。婴幼儿配方粉占比将从60%降至40%,成人功能性产品(如中老年高钙羊奶粉、运动恢复蛋白粉)将成为新增长极,推动产量结构优化。
2. 政策与技术红利羊奶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新国标强制要求“全羊配方”(无牛乳添加),倒逼企业提升原料自给率。例如,和氏莎能采用短链路加工工艺,生鲜乳从挤奶到成粉不超过2小时,保障活性营养。陕西富平县与新西兰恒天然合作建设草饲牧场,引入国际低嘌呤认证标准,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刺激产能扩张。
3. 产量增长预期从短期(2025-2028)来看,陕西等主产区通过技术改造和规模场扩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10%,支撑全国产量突破150万吨。从长期(2028-2030)来看,随着特医食品、液态羊奶等新兴品类放量,产量增速或提升至12%-15%,满足300亿元市场规模需求。
综合来看,在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羊奶行业正进入以科技创新和精准营养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需把握结构性机遇,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更多羊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羊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