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日(2025年9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立法进展通报会,针对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的二次审议内容进行说明。当前我国食品市场持续扩容,液态乳制品、饮料等品类占年度消费总额超35%,重点企业产能规模已突破万亿级门槛。在此背景下,本次修法聚焦液态食品运输与溯源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法治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草案明确建立“重点液态食品目录”动态调整制度,通过定期评估市场流通品类的安全风险等级,将高危或新兴产品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此举旨在强化对乳制品、酒类及植物蛋白饮品等易受运输环境影响产品的全程监管,确保企业生产标准与供应链管理的持续合规性。
二、食品运输环节责任强化:违规行为处罚细则明确针对道路运输经营者未按规范运输液态食品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草案新增罚款条款。数据显示,2024年因运输条件不当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占行业投诉总量18%,新规将推动物流企业升级冷藏车温控系统等硬件设施,并要求重点企业建立运输过程实时监测机制,从源头降低风险传导概率。
三、食品溯源体系完善:虚假单据惩处与查验义务明确为堵塞信息造假漏洞,草案规定对伪造运输记录、清洗凭证等行为实施严惩,并强化企业对上游供应商资质的核验责任。这一条款直接影响全国超2万家食品生产及物流企业,要求其在2026年底前完成数字化追溯系统部署,预计带动相关技术投入年增长率达15%。
本次修法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从“事后追责”向“全链防控”的深化转型。通过动态监管、运输规范与溯源强化三大支柱,既回应了消费者对液态食品品质的核心关切,也为头部企业建立技术壁垒提供政策支持。随着2025年6月初次审议后的意见整合,修订后法律的正式施行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市场主体在合规框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食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食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