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汽车展(IAA)期间,一场聚焦“电池价值链循环化与绿色转型”的高端论坛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来自全球汽车产业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循环经济政策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并宣布将加速推进“全球能源循环计划”落地实施。数据显示,该计划目标在20年内推动全球50%的电池生产脱离新矿资源依赖,为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本次论坛中,宁德时代与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达成共识:电池循环经济不仅是技术升级问题,更是需要全产业链协同的系统工程。行业代表指出,从电池设计源头融入循环理念是关键突破点——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重构,最大化每块电池的价值利用效率。例如,在生产端采用可回收材料、在报废环节建立高效拆解网络等措施,正成为汽车企业布局循环经济的核心战略。
二、政策与金融市场联动赋能汽车绿色转型,行业资讯揭示协同发展新方向论坛指出,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是推动电池循环经济规模化落地的“双轮驱动”。各国政府正在加快制定统一标准,包括电池材料溯源认证体系及碳足迹核算规则;同时,金融机构通过专项基金和绿色债券等方式,为回收体系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已开始探索与供应链伙伴共建共享的数据平台,以提升全链条透明度,这将成为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差异化优势。
三、全球能源循环计划迈入实施阶段,汽车行业减碳目标再升级作为首个由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国际性循环经济项目,“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在本次论坛中宣布进入试点推进期。该计划将联合汽车制造商、材料供应商及回收服务商,在电池生产、使用、退役等环节开展全链条解决方案验证,并计划通过技术共享和标准统一,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据透露,首批试点项目将于2026年启动,重点覆盖欧洲与中国市场,预计到2045年实现目标范围内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
此次慕尼黑论坛标志着汽车行业循环经济从理念探讨转向实质性落地阶段。通过政策、技术、资本的多维度协同,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正加速构建闭环生态体系,推动减碳目标与经济效益双赢。随着全球能源循环计划等项目的推进,未来5-10年将成为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而电池价值链重构的成果将直接影响行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竞争力。
更多汽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