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迎来关键发展节点。伴随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加速,三大电信运营商正以手机直连卫星为核心展开布局,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行业不仅在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上实现突破,更通过技术创新为6G时代奠定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卫星通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3年9月,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其正式加入卫星通信赛道。联通随即推出“联通卫星”业务,资费为10元/月,包含2分钟国内主被叫通话免费服务,进一步推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普及化应用。这一动作与工信部《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形成呼应,目标到2030年发展千万级用户规模,并推动卫星通信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二、卫星通信业务国际化进程提速:中国电信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收入增长显著作为国内首批获得卫星移动通信资质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在2025年上半年已将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扩展至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实现商用落地。其半年度报告显示,卫星通信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成为海外新兴市场的新增长极。这一进展不仅验证了技术的成熟性,也为行业国际化拓展提供了范本。
三、6G时代卫星通信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国移动布局“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中国移动正加速推进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申请,并同步开展6G“空天地海”全域连接的技术攻关。通过构建天地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将推动低轨卫星组网、终端直连等关键环节创新,预计带动万亿元级产业链升级。行业分析指出,手机直连卫星技术作为衔接地面5G-A网络与天基系统的枢纽,正成为6G标准制定的核心战场。
四、卫星通信应用场景深化:从应急通信到战略新兴产业当前,卫星通信已突破传统通讯领域,在智慧农业、深海养殖、极地科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提升直接助力数字化转型,而汽车直连卫星技术则强化了灾害预警与救援能力。据测算,此类应用的规模化落地可显著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为运营商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
2025年,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在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双重驱动下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三大运营商通过差异化竞争加速市场渗透,同步依托国际化布局扩大服务版图;而6G“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则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注入长期动力。随着手机直连卫星等应用持续下沉至消费与工业场景,行业有望在2030年目标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更多卫星通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卫星通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