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产科护理领域,早产母婴分离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一状况会导致新生儿无法正常吸吮母乳,而产妇乳房因缺乏足够刺激,容易出现乳汁分泌减少、淤滞、胀痛甚至引发乳腺炎等问题,严重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展。电动吸奶器作为当下产科护理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其在改善产妇泌乳状况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探索更有效的吸奶器使用方式及联合干预手段,成为解决早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问题的重要方向。以下是2025年吸奶器行业趋势分析。
选取2021年1月 - 2022年12月某医院产科的100例早产母婴分离产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包括新生儿出生后转入病房、产妇营养情况较好、孕周≥32 周以及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涵盖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存在母乳喂养禁忌证、拒绝实施母乳喂养、存在妊娠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以及急危重症新生儿。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025-2030年中国吸奶器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对照组实施手法挤奶,分娩后 2h 进行第 1 次操作,先将室温调节至 26℃左右,做好隐私保护,护士清洗双手后用热毛巾对产妇乳房热敷 15min。之后左手托住固定乳房,右手以乳头为中心顺着乳腺分布方向由外向内疏通按摩,充分疏通后,右手食指与大拇指呈 “C” 字形包裹乳晕行压、松动作,力度均匀适宜,双侧乳房各操作 15min,手法挤奶每天 3 次,每次 30min,持续护理 3d,记录每次挤出的乳汁并冷藏。
联合组采用手法挤奶联合电动吸奶器泵奶,手法挤奶方法同对照组。使用前对电动吸奶器进行清洗消毒,同样用热毛巾对产妇乳房热敷 15min,将吸奶器的喇叭主体与乳晕紧密贴合,打开开关后从 1 挡开始逐渐增加吸力,直至产妇能最大耐受。每天挤奶和吸奶共 3 次,每次 30min,每次每侧乳房持续泵奶 5min,与手法挤奶交替进行,持续护理 3d。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一是记录干预后两组产妇 1d 的泌乳量;二是记录干预后两组产妇的乳房肿胀度,分为 Ⅰ 度(乳房无症状或轻度胀度)、Ⅱ 度(乳房中度胀度)、Ⅲ 度(乳房重度胀度);三是在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评分范围为 0-10 分,评分越高表示乳房胀痛越严重;四是干预前后,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产妇进行评价,该量表共 30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分 1-5 分,总分 30-150 分,评分越高表示产妇自我效能感越强;五是于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产妇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评分 > 89-100 分)、较满意(评分 > 59-89 分)、不满意(评分 0-59 分),满意度计算公式为(非常满意例数 + 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 ×100%。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25.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表示,行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吸奶器联合干预的研究结果分析 (一)两组产妇泌乳量及乳房肿胀度比较干预后,联合组的泌乳量为(165.28±12.70)mL,对照组的泌乳量为(132.69±10.44)mL,联合组的泌乳量大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肿胀度方面,联合组 Ⅰ 度肿胀 47 例(94.00%)、Ⅱ 度肿胀 3 例(6.00%)、Ⅲ 度肿胀 0 例;对照组 Ⅰ 度肿胀 20 例(40.00%)、Ⅱ 度肿胀 25 例(50.00%)、Ⅲ 度肿胀 5 例(10.00%),联合组的乳房肿胀度轻于对照组(P<0.05)。
(二)两组干预前后乳房胀痛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干预前,联合组乳房胀痛评分为(4.33±1.64)分,对照组为(4.26±1.5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乳房胀痛评分降至(1.02±0.17)分,对照组降至(2.15±0.36)分,两组产妇乳房胀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
在自我效能评分上,干预前联合组为(72.17±6.35)分,对照组为(73.09±6.22)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自我效能评分提升至(114.36±10.60)分,对照组提升至(95.70±8.27)分,两组产妇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增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三)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联合组中非常满意 42 例(84.00%)、较满意 6 例(12.00%)、不满意 2 例(4.00%),满意度为 96.00%;对照组非常满意 25 例(50.00%)、较满意 15 例(30.00%)、不满意 10 例(20.00%),满意度为 80.00%,联合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三、吸奶器联合干预效果的讨论母乳对新生婴儿意义重大,不仅能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还对婴儿健康和发育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有助于加强母婴情感纽带,为亲子关系建立奠定基础。乳房泌乳是多种激素作用于已发育乳腺的结果,乳汁分泌需要外界刺激维持,如婴儿吸吮、人工挤奶等,若乳汁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乳房内压升高,影响乳腺细胞分泌功能,引发乳房胀痛,给产妇带来不适。
手法挤奶是临床常见催乳方式,但单纯手法挤奶效果不够理想。电动吸奶器作为便捷的催奶工具,在产科护理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吸吮力均衡,与新生儿吸吮力相似。将手法挤奶与电动吸奶器结合,能对乳房进行规律性刺激,促进脑垂体分泌催乳素,从而提高泌乳量,同时加快乳房组织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组织,缓解乳房胀痛程度,更容易被产妇接受。
此次研究中,联合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肿胀度、乳房胀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手法挤奶联合电动吸奶器行业的干预方式具有显著优势,也为吸奶器在早产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同时为母婴分离新生儿母乳喂养规范化管理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四、全文总结本研究围绕早产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问题展开,对比了单纯手法挤奶与手法挤奶联合电动吸奶器两种干预方式的效果。从研究结果来看,联合组在泌乳量(165.28±12.70mL vs 132.69±10.44mL)、乳房肿胀度(Ⅰ 度肿胀 94.00% vs 40.00%)、乳房胀痛评分(1.02±0.17 分 vs 2.15±0.36 分)、自我效能评分(114.36±10.60 分 vs 95.70±8.27 分)以及产妇满意度(96.00% vs 80.00%)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充分证明手法挤奶联合电动吸奶器能够有效提升早产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改善产妇自我效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在2025年吸奶器行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这种联合干预方式不仅为解决早产母婴分离产妇的泌乳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也为吸奶器在产科护理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母婴分离新生儿母乳喂养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多吸奶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吸奶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