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前全球资源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矿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支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铜、锂等关键矿产对外依存度仍维持高位,其中铁矿石进口量达11.6亿吨,同比增长3%;新能源领域所需的镍、钴资源自给率不足25%。在此背景下,政府与企业正通过深化合作机制、推动技术革新及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矿产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在国家“十五五”规划框架下,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矿产资源配置机制。2025年《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7年关键矿产国内勘探新增储量目标提升30%,同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加大勘查投入等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与钢铁、贸易行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例如,某大型钢企已联合矿产集团在非洲投资建设年产500万吨的铁矿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后将降低10%的进口依赖度。
二、数智化转型加速,矿产行业绿色低碳升级面对全球碳中和目标及欧盟等经济体的资源进口壁垒,我国矿产企业正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步伐。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矿山智能化改造覆盖率已达65%,其中选矿环节效率提升18%;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重点企业已实现对全球矿产市场供需趋势的精准预测,动态调整采购策略。例如,某贸易集团通过AI算法优化了铜精矿库存管理,将供应链成本降低12%。
三、聚焦经营质效提升,矿产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行业头部企业正探索差异化商业模式:一方面通过合资并购扩大海外权益资源量,另一方面依托“双碳”政策推动尾矿综合利用及绿色矿山建设。例如,某央企联合金融机构设立百亿级资源开发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同时,针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多家企业已建立基于区块链的跨境交易系统,实现合同履约透明化与资金结算效率提升20%以上。
当前中国矿产行业正处于政策驱动、技术赋能与市场变革交织的关键阶段。通过强化资源统筹能力、深化数智化应用及创新商业模式,行业在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同时,正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未来需进一步关注全球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影响,并持续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目标。
更多矿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矿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