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全球钴需求预计突破22万吨,动力电池用钴占比已超62%,而刚果(金)仍供应全球72%的钴资源。高钙镁铜钴矿因泥化严重、钴浮选回收率常年徘徊在80%以下,成为行业痛点。最新实验数据显示,浮-磁联合工艺可在不增加浮选流程的前提下,将钴回收率拉高2.6个百分点,为钴矿供应链释放万吨级增量。
《2025-2030年中国钴矿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刚果(金)成矿带中,白云石型、绿泥石型钴矿比例已升至45%,钙镁氧化物合计≥23%的难选矿石占比同步扩大。传统单一浮选对这部分钴矿的回收率仅80%左右,尾矿中39.9%的钴以含钴白云石形式流失,直接浸出酸耗高达300 kg/t,经济性差。
二、钴矿工艺矿物学:钴损失形态锁定三大矿物化学多元素分析显示,原矿含Cu 1.45%、Co 0.55%、CaO 12.94%、MgO 11.00%。相位检测表明,钴主要赋存于水钴矿(28.54%)、菱钴矿(16.50%)与含钴白云石(39.90%),三者可浮性普遍弱,是钴矿回收率低的直接原因。
三、钴矿磨矿细度:-74 μm占65%~70%为最佳平衡点磨矿曲线表明,当-74 μm粒级由60%提至70%时,铜回收率由94.8%升至95.6%,钴回收率由80.1%升至83.5%;继续提高细度,回收率增幅<0.3%,而能耗陡增12%。因此,钴矿浮选推荐-74 μm占65%~70%,兼顾指标与成本。
四、钴矿浮选药剂:CMC 50 g/t精准抑制钙镁脉石抑制剂对比试验显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30~70 g/t区间内,精矿MgO品位由4.8%降至3.0%,铜、钴品位同步提升;50 g/t用量下,钴矿精矿品位达7.2% Co,药剂成本最低,确定为精选段标准制度。
五、钴矿闭路浮选:一粗三扫三精实现铜钴双高收在最佳细度与药剂制度下,闭路试验获得精矿产率6.3%、铜品位22.5%、钴品位6.3%,铜回收率94.5%,钴回收率80.7%;尾矿Cu 0.09%、Co 0.10%,流程结构简单,为钴矿浮选段提供可直接工业化的模板。
六、钴矿磁选补强:浮选尾矿再提2.6%钴回收率利用水钴矿、菱钴矿弱磁性,浮选尾矿经1.3 T粗选+1.0 T精选,可再得产率1.3%、钴品位1.0%的磁选精矿,使总钴回收率由80.7%提升至83.3%,铜总回收率同步提高0.5个百分点;磁选段占地不足浮选三分之一,投资节省20%。
七、钴矿经济测算:酸耗下降、效益增厚按100万吨/年选厂计,浮-磁联合工艺每年多回收钴260吨,折合金属市价增加约780万美元;尾矿酸耗由300 kg/t降至220 kg/t,年节约硫酸8万吨,再降成本240万美元;钴矿整体收益提升约7.2%。
八、钴矿工业路线:模块化磁选嵌入现有浮选厂推荐“浮选—尾矿磁选”两段串联,磁选设备采用模块化永磁辊,可嵌入原尾矿输送皮带,无需新建厂房;流程改动周期≤45天,适合在产钴矿选厂快速复制。
九、钴矿风险与对策:泥化、氧化与磁性波动钴矿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高钙镁矿石易过磨泥化,需在线激光粒度仪联动分级;水钴矿氧化速率快,建议浮选前加入NaHS 400 g/t预硫化;磁选段设置磁场在线监测,钴矿磁性变化±10%时自动调节电流补偿,保证指标稳定。
十、钴矿未来展望:浮-磁联合成为高钙镁型标配随着动力电池级钴盐需求年增12%,高钙镁型钴矿占比将继续提升;浮-磁联合工艺以83.3%回收率、低酸耗、低投资的优势,有望成为2025—2030年刚果(金)及全球同类钴矿的标准流程,并推动钴矿供应曲线右移,为新能源产业链释放万吨级增量。
总结:高钙镁铜钴矿长期受困于80%的钴回收天花板,最新浮-磁联合工艺用1.3 T+1.0 T两段磁选,从浮选尾矿中再挖2.6%回收率,使总指标升至83.3%,同时降低酸耗、节省用地、缩短建设周期。面对2025年后钴矿需求高增与矿石品质下滑的双重压力,浮-磁联合路线为行业提供了兼顾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高效解决方案。
更多钴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钴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