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跨境支付领域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头部机构通过并购或自主申牌加速全球化布局,而部分企业则面临营收下滑压力。本文基于当前政策环境与市场表现,解析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跨境支付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2025年以来,跨境支付赛道呈现激烈角逐态势。连连数字、Payoneer(派安盈)、新大陆等机构通过收购或申领牌照快速抢占海外市场。例如,派安盈已获批控股中国持牌支付服务商易联支付,并更名为"Payoneer派安盈支付";新大陆则在港美两地设立子公司并获取MSB、MSO等关键资质。Wind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10张跨境支付相关牌照被头部企业收入囊中,移卡更成功取得美国联邦及州级支付牌照,并获准在日本开展收单业务。
二、业绩分化凸显行业竞争白热化:跨境支付机构上半年盈利呈现两极格局,投资分析需关注核心驱动力上市支付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明显分化趋势。连连数字实现净利润15.11亿元,同比激增85%,主要源于处置连通公司股权获得的16.01亿元收益;移卡利润增长27%至4,137万元,受益于费率提升与成本管控优化;新大陆营收达40.20亿元,同比增长10.54%,海外市场拓展贡献显著。反观高阳科技支付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8%,经营亏损扩大至8,330万港元;嘉联支付母公司新国都净利润下降38.61%,交易规模增长瓶颈与行业竞争加剧成为主因。
三、政策红利与地缘风险交织:跨境支付合规性要求升级,投资需平衡机遇与挑战分析2025年多项政策为跨境支付注入新动能。央行等六部门发布的《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明确简化数据出境流程;商务部推进服务业开放试点,则支持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资金集中运营。然而,国际局势动荡带来的贸易摩擦、本地化竞争及数字货币冲击仍构成潜在风险。业内观察指出,在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持续优化背景下,机构需在牌照资源积累、合规体系建设与本土场景适配间寻求平衡。
四、技术驱动与市场拓展:AI降本增效成关键变量,跨境支付投资价值聚焦差异化竞争策略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正重塑行业格局。头部企业通过算法优化降低运营成本,部分机构费率提升1.0个基点即带来4%收入增长(移卡案例)。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如拉美、东南亚的支付场景需求激增,推动新大陆等企业加速本地化布局。但研究显示,海外市场的文化适配度与监管复杂性仍构成挑战,需结合区域特征设计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跨境支付赛道进入战略深水区,投资应关注合规壁垒与生态构建能力
2025年的跨境支付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承压"的竞争态势。头部机构凭借牌照优势与资本实力持续扩大全球版图,而中小玩家则面临盈利压力与转型考验。未来投资价值将集中于具备合规资质基础、技术驱动效率提升及本土化运营经验的企业。在政策红利与地缘风险并存的环境下,跨境支付行业的长期增长仍需依赖生态闭环构建与全球化资源整合能力。
更多跨境支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跨境支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