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布局正迎来深度调整与升级。近日召开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要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窗口期,需通过系统性规划强化产业链韧性、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并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格局中的新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十四五”期间,重点行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如装备制造业关键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72%,绿色制造技术覆盖率超过65%。然而,“十五五”时期仍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会议强调需以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为牵引,强化工业互联网在供应链重构中的枢纽作用,力争到2025年建成覆盖90%以上重点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二、关键技术攻关:筑牢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企业代表提出,突破高端芯片、智能传感等“卡脖子”技术是当务之急。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软件自主化率仅43%,需通过创新联合体建设加速技术转化。会议明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计划到2025年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形成15个以上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并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超300万家工业企业。
三、数字化转型深化:构建“AI+工业互联网”融合生态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268个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但应用场景深度仍需拓展。会议指出,“十五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领域打造100个以上“AI+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同时加强5G全连接工厂建设,目标到2025年实现重点领域设备联网率突破85%,推动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四、国际化布局与市场环境优化针对全球化竞争加剧的现状,会议提出稳妥推进产业海外布局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带动装备出口,另一方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非理性竞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产品和服务出口额达187亿美元,预计“十五五”末将突破500亿美元。同时强调需完善行业自律机制,重点整治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领域的无序竞争行为。
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节点,工业互联网已成为驱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的核心引擎。通过系统性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加速技术融合创新、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十五五”规划将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未来五年,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市场生态不断完善,预计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20%以上,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注入强劲动能。
更多工业互联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工业互联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