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迎来关键突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十四五"规划抽水蓄能项目——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正式并网,该电站以150万千瓦的市场交易规模成为全国最大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抽蓄电站。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领域首次实现"投产即入市",为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提供了重要实践范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数据显示,该电站首台机组每小时可生产3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满足约5万户居民日用电需求。自2024年10月起采用"报量报价"模式参与电力现货交易以来,截至当前统计周期末,已累计完成市场电量超17.4亿千瓦时,并响应负荷调节需求4200余次。其独特的"低电价抽水-高电价发电"运营机制,在电网调峰填谷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工程统计数据及产业布局:推动清洁能源消纳与碳减排目标达成梅蓄二期全面投产后,电站总装机容量将扩容至240万千瓦,调节能力达480万千瓦/时。通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约72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218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90万吨。这一数据表明其已成为国内同规模抽水蓄能工程中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最强的标杆项目。
从产业布局看,总投资达120亿元的梅蓄电站作为大湾区在运最大单体抽蓄工程,正带动区域内储能设备制造、智能电网运维等产业链协同发展。预计到2025年底,大湾区抽水蓄能总装机规模将突破千万千瓦级,系统调节能力提升至2000万千瓦/时以上。
三、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构建绿色能源产业新生态该工程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创新,不仅提升了电网对风电、光伏等间歇性新能源的消纳效率,更推动形成"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其运营模式为抽水蓄能电站参与市场竞价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
数据显示,梅蓄二期剩余三台机组正加速调试安装,预计年内实现全部投产。届时工程将充分释放区域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电安全的同时,持续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与碳排放强度。
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化运营的深度融合,成功打通了新能源消纳、电力系统调节与碳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其建设经验为我国大规模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标志着中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绿色转型方面迈入新阶段。未来随着更多类似工程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国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示范高地。
更多工程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工程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