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回暖的双重推动下,行业增加值、利润及出口等关键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引领技术升级。尽管面临外部环境复杂化和内需波动压力,但产业韧性凸显,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基础。
一、机械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关键指标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械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分别超出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平均增速2.6个和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达15.3万亿元,同比上升7.8%;利润总额为7912.1亿元,增长9.4%,均大幅领先于全国工业水平(利润增速高出11.2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机械行业已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创新:技术升级与市场占比双提升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体发展贡献显著增强。上半年,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合计占全行业的82.6%以上。其中,新能源相关产业增速尤为突出,其营收和利润增长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印证了绿色低碳技术的加速落地与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
三、机械产品产销两旺:汽车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在政策支持与消费需求释放的双重推动下,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产销表现亮眼。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实现稳定增长,上半年累计产销量分别达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幅为12.5%和11.4%,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动力。此外,工程机械、农机装备等细分领域也呈现回暖态势。
四、外贸出口展现韧性:贸易顺差扩大反映国际竞争力上半年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达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尽管进口额同比下降8.2%,但出口表现强劲,实现4659.4亿美元的创收,增速达12.4%,带动贸易顺差扩至3342.8亿美元(同比增23.3%)。这一成果凸显了中国机械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五、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需应对结构性矛盾及需求波动尽管取得积极进展,但行业仍面临多重压力。订单不足问题突出,超六成企业反馈在手订单增速放缓且短单占比增加;同时,价格竞争加剧压缩利润空间,账款回收困难进一步加大经营风险。此外,部分传统领域产能过剩与新兴技术应用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以亮眼的数据展现了强劲的发展韧性。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技术创新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行业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预计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将维持在5.5%左右,但需通过优化供给结构与强化需求牵引,进一步巩固增长基础。未来,绿色化、智能化技术突破将成为推动机械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核心引擎。
更多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