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显示,中国电动牙刷市场零售额在2024年已达64.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百亿元大关。随着渗透率从2015年的3%提升至当前的约20%,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头部品牌usmile虽以29%市占率稳居第一,却因不当竞争行为引发监管处罚,暴露出网红品牌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中的深层矛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动牙刷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为usmile)近期因发布误导性宣传视频被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5万元。涉事短视频中,usmile通过对比展示带有“laifen”字样的竞品牙刷,以“9块9的刷头长这样!你敢用吗?”等表述暗示其产品质量问题。此举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成为电动牙刷行业首例因诋毁竞品被处罚的典型案例。
资料显示,usmile与新锐品牌徕芬的竞争尤为激烈。后者2023年市占率仅1%,2024年却飙升至11%,超越飞利浦(15%)等传统巨头。徕芬采用“主机低价+刷头普惠”策略,将刷头价格压低至行业最低水平,直接冲击usmile的高复购盈利模式。行业数据显示,消费者对高价刷头的不满占比超54%,成为品牌争夺的核心战场。
二、网红品牌的成长之路 电动牙刷技术门槛与代工困局并存成立于2015年的usmile凭借精准营销快速崛起:签约顶流明星代言、布局直播带货、开发线下快闪店,三年内市占率从行业第三跃升至第一。其成功源于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早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积累用户,并借助华为荣耀的渠道资源扩大影响力。2021年启动创业板上市辅导后,usmile进一步加速产品线扩张,覆盖儿童电动牙刷、冲牙器等领域。
然而代工模式下的质量隐患始终未解。公司虽宣称拥有超660项专利及四大口腔实验室,但核心部件如马达仍依赖外部供应商。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usmile相关投诉达424条,集中在品控缺陷和售后效率问题。行业分析指出,电动牙刷结构简单、技术同质化严重,代工模式虽降低初期成本,却导致品牌难以建立差异化壁垒。
三、未来挑战与破局方向 电动牙刷行业需回归产品本质当前市场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要持续提升普通家庭渗透率(仍有超80%人口使用传统牙刷),另一方面需应对用户对功能创新的更高期待。usmile的案例表明,单纯依赖营销难以构建长期竞争力——其2024年因低价竞争导致利润承压,而徕芬虽净亏损8000万元仍强势抢占市场,凸显行业洗牌加速。
未来发展方向已渐趋清晰:技术端需突破马达寿命、智能算法等核心瓶颈;商业模式应探索“硬件+服务”生态,而非依赖耗材溢价;品牌建设必须强化质量管控与用户教育。正如2024年行业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刷头价格的敏感度持续上升,企业唯有以技术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才能在百亿市场中占据先机。
电动牙刷行业的竞争已从流量争夺转向技术与生态构建。头部品牌usmile遭遇的处罚与质疑,折射出网红经济模式的局限性——过度营销无法掩盖产品力短板。随着徕芬等新势力以高性价比重塑规则,未来企业需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控和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点,方能在行业增长红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电动牙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动牙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