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期间,印度贸易政策经历了显著调整。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和国际局势变化,印度通过加速推进区域合作、深化多边伙伴关系以及拓展新兴市场等举措,在出口结构优化、资源供应保障及外资吸引力提升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面临结构性挑战与外部压力交织的局面。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贸易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8月,某国政府以“进口俄罗斯能源”为由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叠加此前已有的25%“对等关税”,使印度输美商品总体关税税率升至50%,两国贸易磋商也陷入停滞。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了印度纺织、钢铁、机械等支柱产业出口,并拖累其经济增速预期。据该国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双边商品贸易总额达1288亿美元,印度对美贸易顺差为458亿美元;若关税进一步加码至50%,可能使印度2026财年GDP增长率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约6%以下)。
为应对压力,印度加速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通过深化与俄罗斯、东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伙伴的合作,拓展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并扩大对欧洲、海湾国家及拉美地区的出口市场覆盖,逐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二、区域合作深化:以多边平台推动贸易安全与供应链韧性2025年9月,印度高层通过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等多边机制,释放出强化区域经济合作的信号,并积极落实与英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等经济体达成的协议。例如:
此外,印度与“欧亚经济联盟”(含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启动自贸谈判,计划建立长期制度性合作框架。该联盟GDP规模达6.5万亿美元,协议达成后将为印度拓展能源进口及制造业出口提供新渠道。
三、贸易政策与战略自主:强化资源安全与外资吸引力在贸易政策设计中,“战略自主”成为核心原则。印度通过以下措施平衡经济安全与发展需求:
四、挑战与展望:结构性调整中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尽管多元化战略取得进展,印度仍需应对多重挑战:
2024至2025年间,印度通过贸易政策调整,在应对外部制裁、保障资源安全和吸引外资方面迈出关键步伐。其战略核心在于以多边合作为依托,构建覆盖欧洲、亚洲及拉美的多元化市场网络,并推动本土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然而,关税压力下的出口收缩、资本流动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博弈仍构成长期挑战。未来印度能否在“贸易安全”与“经济增长”间实现平衡,将取决于其政策执行效率和国际伙伴关系的稳定性。
更多贸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贸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