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与东盟国家近年来通过机制创新和务实举措,推动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保持在8000亿美元以上。截至2025年7月底,今年1-7月双方贸易总值已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双向投资存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区域合作正从传统商品流通向产业链协同、商法服务优化等多维度深化,为全球贸易格局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贸易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通过建立覆盖东盟十国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托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亚商务理事会等平台,持续强化贸易促进活动。2025年5月,在吉隆坡举办的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上,相关机构联合主办经济论坛,探讨区域供应链协同路径;7月第三届链博会期间,泰国作为主宾国组织多场对接会,并召开中国-马来西亚联合商务理事会会议,推动贸易与投资双向流动。此类活动不仅促进商品交易,更通过政策对话深化产业链合作,为2025年及未来贸易增长奠定基础。
二、企业“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中国-东盟贸易市场开拓的动态发展在“千团出海”计划推动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国家展会。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组展单位已组织3500余家企业赴东盟参展99个项目,实际展出面积超4.4万平方米。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企业正加速布局区域市场,通过线下展示与商务洽谈提升贸易能级。同时,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商协会的积极参与也印证了东盟国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双方在机电产品、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空间持续扩大。
三、智库支撑与商法保障强化:为中国-东盟贸易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持为应对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复杂需求,相关机构通过发布《东盟营商环境报告》等12份政策建议文件,为企业提供法律合规及风险预警服务。同时,贸仲委、海仲委在南宁设立的东盟庭审中心与联合调解中心,构建起覆盖争议解决全周期的服务体系。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贸易壁垒,增强了企业参与区域合作的信心,预计将进一步推动2025年后双向贸易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
中国-东盟贸易关系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当前,中国与东盟通过机制创新、平台共建和法律保障三重发力,已形成“政策协同—市场开拓—风险防控”的完整闭环。2025年的数据显示,双方不仅延续了大额贸易规模,更在供应链韧性、商法服务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未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深入实施以及数字化合作的推进,中国-东盟贸易有望持续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重要支撑。
更多贸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贸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