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对辊破碎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料破碎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建材等多个领域。随着行业的发展,对辊破碎机的高效运行和维护成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对辊破碎机常见故障的分析,探讨其维护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025-2030年中国对辊破碎机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对辊破碎机的核心部件——辊皮,在破碎过程中极易磨损,这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物料粒度不均匀。为减少辊皮磨损,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证物料均匀进入破碎机
对辊破碎机行业分析对辊破碎机在破碎物料时,辊皮会逐渐磨损。若物料不能均匀送入,辊面会出现环状沟槽,影响破碎机的正常工作,且产品粒度不均。因此,必须保证物料沿着辊子轴线的方向均匀送入破碎机。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在皮带送料机头部加装分料装置,使物料均匀进入破碎机。
(二)定期堆焊辊皮
辊皮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但定期修复可大大减少磨损。定期对辊皮进行堆焊是一种有效的维护方式。堆焊时应选择碳化钨合金焊条,并使用直流电焊机以减少熔池飞溅。堆焊速度一般以24~42m/h较为合适,每层厚度约2mm,堆焊2~3层效果更佳。
(三)辊面车削
长时间使用后,辊面出现环状沟槽现象无法避免,这会导致物料粒度不均匀。此时,可采用就地切削加工的方法进行处理。车削时进刀量不宜过大,车削厚度不超过2mm。建议先堆焊再车削,以更好地修复辊面。
(四)及时清理破碎机罩体内积料
对辊破碎机的辊皮磨损不仅受进入物料的影响,还受罩体内积料的影响。例如,铅锌混合矿配烧后的烧结块硬度较大,容易板结并粘附在罩体上,对辊皮磨损较大。因此,需采取喷淋法对罩体淋水,并定期清理积料,以减少物料沉积。
(五)避免坚硬物体进入破碎机
运行过程中,铁质或其他硅含量过高的金属杂物进入破碎机内,会加剧辊皮磨损。为避免这种情况,可在破碎机进料口安装电磁铁,吸附铁质金属。
二、对辊破碎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液压系统是保证对辊破碎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其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如下:
(一)液压油缸压力不足
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是对辊破碎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表现为工作时油压达不到规定值。其原因可能包括油位不够、溢流阀失灵、油缸内密封漏油、电磁换向阀故障以及电动油泵损坏等。解决方法如下:
检查液压油。由于密封处渗油或液压油蒸发流失,油箱油位可能下降。当油位过低时,需补充液压油,并定期更换液压油,防止油内进水或乳化变质。
检查单向阀。若液压系统压力升至正常工作压力时,电动油泵停止工作,但压力迅速下降,需检查更换单向阀。
检查电磁换向阀。常见故障为电磁线圈烧损,无磁力导致阀杆不工作。一般更换电磁线圈即可。若更换后仍不工作,需拆解阀体更换密封圈、弹簧、阀杆等部件。
检查溢流阀。当电动油泵工作时,若油箱溢流管有液压油回流且系统压力达不到规定工作压力,需更换溢流阀。
检查安全阀。可通过观察安全阀排扣是否有液压油渗漏来判断,并定期按整定压力校验安全阀。
检查电动油泵。在排除上述五种情况后,再考虑电动油泵是否损坏。电动油泵维修难度大、成本高,建议由专业人员修理或直接更换。
(二)稳压不足
有时对辊破碎机的压力虽能达到要求,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压力下降,导致物料粒级波动,无法满足生产工艺控制要求。造成稳压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液压系统外部泄漏。外部泄漏主要是液压油从系统各连接部件泄漏到环境中。此故障容易发现,只需对泄露部位更换零部件或密封件。
液压系统内部泄漏。内泄漏是由于高低压侧的压力差以及密封件失效等原因造成的,使液压油在系统内部由高压侧流向低压侧。此故障不易发现,需要对各阀体和油缸逐一检查。
蓄能器故障。蓄能器故障主要是气囊压力不足或气囊破损。如果破碎机运行过程中压力表指针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蓄能器气囊压力不足、漏气、漏油等。此时可在充气阀的密封盖内垫入厚2mm左右的硬橡胶垫,采取修磨密封锥面等措施解决。
三、总结
对辊破碎机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高效运行和维护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维护辊皮、解决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可有效延长对辊破碎机的使用寿命,确保其稳定运行。
更多对辊破碎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对辊破碎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