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算力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码资本投入,中国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本文聚焦2025年算力产业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及重点企业表现,结合最新数据解析行业发展趋势。
一、算力政策环境:国家战略支持推动千亿级市场扩容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算力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将算力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通过《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截至2025年,全国已建成超过40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形成“东数西算”工程的规模化效应。据行业测算,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万亿元,其中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场景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明确要求到2026年实现算力总规模提升3倍以上,重点支持芯片、服务器等硬件国产化替代。
二、算力重点企业动态:头部厂商加速布局云基础设施全球视角,某国际科技巨头(注:隐去企业名称)宣布将在2026财年投入约35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与云计算服务建设,预计本财年其云业务收入将达180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77%,显著高于此前预期。这一战略调整直接推动其市值单日涨幅突破25%并创历史新高。
中国市场表现方面,截至9月10日收盘,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指数(代码:930851)当日上涨2.54%,成分股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光模块龙头分别录得6.71%和7.68%涨幅。跟踪该指数的大数据ETF(基金代码:159739)最新价报1.47元,场内外资金呈现同步流入态势。
三、算力需求驱动逻辑:AI场景落地重塑产业生态当前行业趋势显示,端-云协同模式正在重构技术架构。在云端,企业通过大规模算力集群支撑模型训练与算法迭代;在终端侧,轻量化部署实现低延迟响应。例如,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电商、社交平台及全工业门类场景,为AI模型提供海量数据“燃料”。某头部厂商(注:隐去名称)凭借覆盖芯片、服务器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布局,在本季度斩获数十亿美元级订单,推动其积压订单量激增。
政策层面强调算力建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明确到2025年要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超45%,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领域落地项目突破1万个。
四、市场数据透视:头部企业占据行业半壁江山截至2025年8月底,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58.15%。其中:
2025年算力产业呈现“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特征,全球头部企业资本开支激增印证行业高景气度。中国依托庞大应用场景与全产业链优势,在云计算、AI芯片等细分领域形成国际竞争力。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及国产化替代加速,预计到2026年国内算力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重点企业有望持续领跑增长曲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节奏、技术迭代速度以及头部厂商订单执行情况,把握算力革命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更多算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算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